政策法规
环境威胁论该歇歇了
作者: 日期:2018-03-29 17:03:03 浏览量:1317
中国环境报8月1日 讯(记者 方芳)能源政策期刊7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约1/3的碳排放是由出口所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土木环境工程系的克里斯多佛·韦伯 教授领导下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对中国近年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值及其经济增长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和测算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果。
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一直是世界舆论高度关注的对象;与此同时,有关“中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贡献者”也成为一些媒体爆炒不休的话题。
今年6月,荷兰环境评估局2007年的报告再度热炒中国话题。报告指出,“中国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中国急速增长的经济过度依赖燃煤发电,导致碳排放激增”。诸多媒体应声附和,指责之声不绝于耳。
那么,中国究竟要不要为全球变暖负责?应该付多大责任?
应该说,作为地球公民的一员,每个国家都应该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尽力减缓气候变化的发生。针对中国制订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赞中国堪为世界楷模。
但一些研究机构以及一些媒体仍然不顾事实,故意抹黑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并试图将责任一股脑推给中国,其逃避“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意图再明显不过。
韦伯 教授研究小组得出的这个结论,可以让我们理直气壮地宣布,不能指望中国为所有一切买单,那些享受了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商品的其他国家,更应该负责。
由于世界产业的转移和重新布局,目前,全世界70%的鞋和玩具,50%以上的电子产品(个人电脑、手机、彩电、空凋等),40%的纺织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全世界在享受着“中国制造”时,却忽略了中国为生产这些商品在环境资源方面所付出的代价。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就是其一。凡是有良知的人,用脚趾头都能想到:最不应受到指责的,恰恰是中国!
互联网上,美国一网友对这一新闻的留言是:“我们不能一味要求中国政府,因为我们都是中国商品的购买者、消费者。”
靠不断牺牲自身资源来补贴全世界的中国制造不会长期存在。如同曾经的美国制造、日本制造,中国制造也必然要升级换代,中国政府正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中国制造业也不再停留在制造环节,而是向设计、研发等领域扩展;同时,中国政府也出台了诸多新能源政策,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也在发展推广中。
因此,有关中国环境威胁论的陈词滥调可以歇歇了。
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一直是世界舆论高度关注的对象;与此同时,有关“中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贡献者”也成为一些媒体爆炒不休的话题。
今年6月,荷兰环境评估局2007年的报告再度热炒中国话题。报告指出,“中国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中国急速增长的经济过度依赖燃煤发电,导致碳排放激增”。诸多媒体应声附和,指责之声不绝于耳。
那么,中国究竟要不要为全球变暖负责?应该付多大责任?
应该说,作为地球公民的一员,每个国家都应该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尽力减缓气候变化的发生。针对中国制订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赞中国堪为世界楷模。
但一些研究机构以及一些媒体仍然不顾事实,故意抹黑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并试图将责任一股脑推给中国,其逃避“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意图再明显不过。
由于世界产业的转移和重新布局,目前,全世界70%的鞋和玩具,50%以上的电子产品(个人电脑、手机、彩电、空凋等),40%的纺织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全世界在享受着“中国制造”时,却忽略了中国为生产这些商品在环境资源方面所付出的代价。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就是其一。凡是有良知的人,用脚趾头都能想到:最不应受到指责的,恰恰是中国!
互联网上,美国一网友对这一新闻的留言是:“我们不能一味要求中国政府,因为我们都是中国商品的购买者、消费者。”
靠不断牺牲自身资源来补贴全世界的中国制造不会长期存在。如同曾经的美国制造、日本制造,中国制造也必然要升级换代,中国政府正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中国制造业也不再停留在制造环节,而是向设计、研发等领域扩展;同时,中国政府也出台了诸多新能源政策,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也在发展推广中。
因此,有关中国环境威胁论的陈词滥调可以歇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