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人民日报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稳步推进,环境保护的组织管理体系正逐渐向农村延伸,农村生态示范创建成效显著,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和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启动,农村环境状况的家底将进一步摸清。
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村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和扭转,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等种种环境问题危害群众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严峻的农村环境形势,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当前,广大农村群众要求改善生活、生产环境的呼声日益强烈,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都迫切呼唤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突破性进展。面对严峻形势,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环保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着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切实把农村环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的思路已经明确,即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以规划为龙头,调整和优化农村生产力布局,转变农村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以保障饮水安全为重点,以生活污染治理为抓手,确保农村地区环境安全,改善农村生活方式,从整体上提高农村的环境质量;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为手段,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根本,强化农村地区的环境监管,完善法规建设,从法制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