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促进烧碱、聚氯乙烯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进步,防治水污染,特制订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照生产工艺和废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烧碱、聚氯乙烯工业(包括以食盐为原料的水银电解法、隔膜电 解法和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生产液碱、固碱和氯氢处理过程,以及以氢气、氯气、乙烯、电石为原料的聚氯乙烯等产品)企业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本标准不适用于苛化法烧碱。
2 引用标准
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6920 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GB7468 水质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69 水质 总汞的测定 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7488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1897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一二乙基一1,4-苯二胺滴定法
GB11898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GB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3 术语
3.1 烧碱工业废水
指以食盐水为原料采用水银电解法、隔膜电解法、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生产液碱、固碱和氯氢处理过程所排放的废水。
3.1.1 水银电解法
指以食盐水为原料采用水银电解槽生产液碱、固碱和氯氢处理过程的生产工艺。
3.1.2 隔膜电解法
指以食盐为原料采用隔膜电解霜生产液碱、固碱和氯氢处理过程的生产工艺,废水包括打网水、含氯废水和含碱废水。
3.1.2.1 打网水
本标准所指打网水是清洗隔膜电解槽生产液碱、固碱及氯氢处理过程的生产工艺。废水包括含氯废水和含碱废水。
3.2 聚氯乙烯工业废水
指以氯气、氢气、乙烯、电石为原料生产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过程排放的废水。
3.2.1 电石法
指以电石、氯气和氢气为原料生产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废水包括电石废水和聚氯乙烯废水。
3.2.1.1 电石废水
指以电石为原料生产氯乙烯单体过程排放的电石渣浆(液)和废水。
3.2.2 乙烯氧氯化法
指以氯气、乙烯、氧气为原料采用乙烯氧氯化法生产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4 技术内容
4.1 企业类型
按产品加工类别分为:烧碱企业、聚氯乙烯企业。
4.1.1 烧碱按生产工艺分为:水银电解法、隔膜电解法、离子交换膜电解法。
4.1.2 聚氯乙烯企业按生产工艺分为:电石法聚氯乙烯、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
4.2 标准分级
按排入水域的类别划分标准级别
4.2.1 排入GB3838中Ⅲ类水域(水体保护区除外)、GB3097中淡 域废水执行一级标准
4.2.2 排放GB3838中Ⅳ、Ⅴ类水域、GB3097中四类海域的废水,执行二级标准。
4.2.3 排放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下水管网的废水,执行三级标准。